中國廉價的稀缺資源是什么?
文章原載:綿陽房屋維修 文章出處:http://www.www.meishutun.net/ 文章版權:如需轉載本文,請以鏈接的形式注明原載以及出處,謝謝!
一九九二年,藍色巨人ibm陷入泥潭,創造了次貸風暴前商業史上大的年度虧損——虧損額高達五零億美元.郭士納接下這個爛攤子,他上任伊始所做的兩件事被爭議1時:1邊裁員四.五萬人,1邊卻花費千萬美元聘請專家在六零天內提交咨詢報告,進行競爭對手分析、市場細分、品牌管理、消費者偏好分析、銷售渠道和廣告系統整合等1系列策略建議.結果眾所皆知,郭士納創造了會跳舞的的大象的商業奇跡,ibm借助外腦的那次咨詢分析被認為至關重要.事實上,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都需要智慧與知識的支持,僅僅依靠企業內部的腦袋常有捉襟見肘之感.這1點,是企業家們共同的煩惱.世人評說中國的崛起,總會把“人口紅利”、“勞動力成本優勢”作為關健要素之1,而說到勞動力,腦海里立即浮現工廠流水線上民工的身影,仿佛這是我們廉價的資源,其實真正廉價的中國資源不是肢體勞動力,而是智慧生產力.長3角珠3角地區的普通工人工資薪酬的確只有發達國家工人的一/二零—一/三零,但同時,我們的勞動生產率是發達國家的一/三零,而單位gdp能耗是發達國家的八到一零倍——今天的廉價資源在相當程度上是以透支將來作為代價.相形之下,以知識與創意為基礎的中國智慧生產力日益具備國際競爭力,而價格卻遠遠低于國際同行——國外咨詢公司1個項目的費用可以抵得上國內頂尖公司的1年的營業額.中國有句老話,1分價錢1分貨.但這句話用在智慧資源上并不盡然,尤其在高速發展變化的當代中國這個特殊的歷史階段與地理空間,已經有太多的案例證明本土企業的獨特優勢.這種優勢集中體現為對國情的了解,對中國社會的切身體會,對中國消費市場的洞察.今天的中國企業家,是否善用智慧資源已經成為1項重要素養.當人流、財流、居民搬家、信息流日益趨同時,智慧流的掌控力與發掘運用能力將成為企業制勝的法寶——強悍自信如郭士納者,在巨額虧空的爛賬面前,為什么要先用千萬美金換來1紙報告?今天全世界的利益集團,身邊背后哪1個沒有或隱或現的智囊團?被當代人當作企業競爭經典來讀的《3國演義》,正是對智慧資源1部爭奪史以及智者謀士們的1次次精彩對決.劉備3顧茅廬求得臥龍先生,贏來3分天下有其1;曹孟德“求才令”,“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亦可用”,遂成霸業;孫權舉周郎,用陸遜,得以東吳1統.而諸葛亮、龐統、許攸、郭嘉、徐庶等等“民間智慧”1旦得以重用,無不釋放出改寫時局的巨大能量.就象今天的企業競爭,智慧資源成為寶貴的財富,無論是可口可樂、麥當勞、沃爾瑪這樣的跨國巨無霸,還是聯想、蒙牛這樣的中國驕傲,無不擁有長期、廣泛的外腦合作伙伴,并且從中獲得無數重大的成果.毫不夸張地說,不懂得借用外部智慧的企業很難在漫長的比賽取勝.接下來的商戰,智慧資源的爭奪會愈演愈烈,中國企業要充分利用尚處在廉價階段的智慧資源,為我所用,在技術創新、戰略設計、品牌競爭、營銷策劃、廣告包裝等多方面充分借助外腦的力量促使企業躍上新的臺階.得智源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