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形成的要素
(一)物質的物質資料。具體說包括物質產品、用作生產和生活排泄物的廢棄物質、生產領域中的生產儲備、進入生產過程的材料和半成品以及處在流通階段尚未進入消費領域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等,因而是社會再生產總過程中尚未進入個人消費領域的物質資料,它不應被理解為一般的"物質".事實上,客觀世界所存在的物質有許多并不是物流學中的"物",如個人手中的生活資料,不能發生空間位移的土地等。但也不能僅把它理解為生產資料。物流學所研究的"物"還包括作為物質產品但未進入消費領域的生活資料,因而也不是我們通常所指的"物質",那是管理體制中有特定含義的名詞,即專指工業所生產的生產資料中由國家進行統一分配的那一部分。當然它也不包括勞務、信息、技術等產品和資金、勞動力等。
(二)勞動組織。任何物質只有人們通過一定的勞動組織去發揮作用,才能形成物流。它是物流朗IJ于自然界物質運動的標志,也是物流運動的真正動力。離開了人的勞動組織,"物"不會自行運動。地球的自然景物的定向移動,不是人組織的,因而不是物流。這里的勞動組織包括工農業生產單位、商業、外貿、物資等部門中從事物流活動的經濟組織。。在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物流活動的主要組織者。
(三)載體。物質發生移動必須借助于載體。載體是物流發生的客觀條件。物流的載體指物流的設施。載體基本上可分為兩部分:盛載物的機械設備如運輸車輛、船只、飛機等;供這些設備運行的公路、鐵路、航空路線等。載體的效率決定物流的效率。
(四)定向移動。即"物流"的"流",是指物質資料運動過程。因而它不可能被理解為空間轉移的流動。事實上這種物質運動除了運輸以外,還有裝卸、保管、養護、修理、打包、包裝、分裝、組合、編配、發送、接收、流通加工等。可見物流的"流",是供應者向需求者的物質定向移動過程的總和。狹義的物流是指商業物流,即發生在商品流通領域中的